首页 >> 地方动态

实施集团人才发展战略 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实施集团人才发展战略  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甘肃省第六十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靖煤集团公司是甘肃省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形成“136”产业结构,1个支柱产业(煤炭)、3个主导产业(基建施工、机械制造、房地产开发)、6个支持产业(瓦斯发电、勘探设计、设备租赁、商贸物流、后勤服务、煤电化铝)。公司总资产97.91亿元,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年以上,上缴利税10亿元以上,在册职工17586人。是甘肃省能源保障突出贡献企业,也是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

    近年来,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工业强省战略人才促进工程”。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进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全面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为打造“学习型企业”,推进集团公司“人才强企、资源储备、整体上市、项目推进”四大战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技能人才培育方面主要做法是“七抓、七推进”:

    一、抓组织保障,推进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建设

    集团公司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人才为本”的指导思想形成了“适者为才、人尽其才、创新机制、多元培育”的技能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尊重、培育、留住、用好并重的方针,把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纳入到企业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了《靖煤集团公司中长期人才队伍规划》,明确了技能人才培育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成立了集团公司人才工作、培训工作、鉴定工作领导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了以培训处、技工学校、甘肃省第六十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主,各单位职教部门为辅,兼顾外培自学、布局合理、资源统筹、优势互补、有序竞争的培训鉴定格局,形成了“领导负责、部门组织、全员培训、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培育技能人才体系。

    二、抓机制创新,推进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形成

    近年来,公司结合煤炭工业实际,积极推进技能人才培育机制创新。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根据技能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分层次、有重点进行培养,由“引进输血型”向“自身造血型”转变,提出“十百千”人才工程,每年培养1000名技能人才,加大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改善技能人才结构、提高质量。建立技能人才评价机制。重能力、重实绩,制定了《技师考核和聘任管理办法》,设置技师岗位,通过技能鉴定、技能大赛、技师考评、工作实绩评价技能人才,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建立技能人才使用机制。坚持“德才兼备、适者为才”的原则,尽可能让技能人才在自己喜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获得技能资格证后,被提拔到队长、科长的人员达到120多人。建立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作为煤炭企业,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薪酬向井下一线岗位和技术含量高、责任重的岗位倾斜。对技能人才实行津贴制度,从事井下工作的按中级工10元/班、高级工15元/班、技师20元/班、高级技师25元/班标准执行,地面执行高级工60元/月、技师180元/月、高级技师300元/月标准。建立了首席技师制度,加大“传帮带”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制定了《优秀人才评评选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特殊人才、特殊管理、特殊待遇”,重点评选2名科技领军人才,每人奖励10万元,评选5名优秀技能人才,每人奖励2万元。加大物质奖励的基础上,突出精神奖励,将优秀技能人才推荐为企业后备干部,为技能人才成长开辟了快车道。

    三、抓全员培训,推进技能人才整体素质提升

    集团公司坚持“按需施教、学用结合、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以造就高素质队伍为目的,以建立学习型企业、争做学习型职工为契机,完善培训鉴定制度,根据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分层次、有重点积极推进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制定目标计划,实施目标管理,完善考核体系,层层签订《靖煤集团公司职工教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培训处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培训途径,注重培训过程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教师知识更新与结构转型”为重点,分期分批选派中青年教师外出培训,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建立专兼职教师数据库,选聘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邀请国家培训专家授课和集团公司领导、矿级干部、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亲自授课,培训处、技工学校、煤校培训鉴定人员2600人。

    四、抓技能鉴定,推进搭建技能人才成长平台

    公司结合“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与2003年成立了甘肃省第六十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下设公司培训处、甘肃煤炭工业学校、甘肃煤炭技工学校三个鉴定站。根据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要求,提出“顺应新形势、树立新观念、探索新方法、谋求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思路,以优化服务环境、政策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的四个环境为手段,搭建技能人才“创业、创新、成才”的三个平台,营造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建所近十年,不断完善鉴定制度,规范鉴定管理、使鉴定规模不断扩大、鉴定质量不断提高,鉴定声誉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共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大赛58期,参加鉴定的职工、学生、社会人员共17628人,取得执业资格证人员14377人,其中:初级工:217人,中级工13251人、高级工753人、技师50人高级技师6人。培养考评人员143人。仅2011年鉴定人员2242人,鉴定所连续三年被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

    五、抓竞赛活动,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文件精神,落实全省百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和省三年培养5000名新技师的计划,制定了《集团公司万名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实施办法》。多次承办了甘肃省煤炭行业采煤机司机等工种技能大赛。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技能培训、技能大赛、“小改、小革”、“QC”竞赛、“创新创效成果大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先进操作法现场推广演示会、新产品、新工艺应用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职工整体技能水平。近三年有79名职工分别获得了甘肃省“技术能手”、“技术标兵”、“杰出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吴新院同志获得“陇原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有12名技工学校的学生参加了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白银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别获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2012年开展15各工种280人技师考评,为集团公司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

    六、抓合作培养,推进企校联合培养人才工程

    企校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公司变招工为招生,每年由技工学校招收一批子弟,经过为期三年的学习,毕业后输送到井下生产一线。技工学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策支持下,对集团公司六个生产矿35岁以下青工628人注册技校学籍,学校实施“送教到矿、送学入矿”,组织教师到矿培训,解决了生产与学习培训的矛盾。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学、教、练”结合,技工学校、甘肃煤校等学校在公司生产矿和银河机械厂建立实训基地9个,每年选送毕业班到实训基地进行实习。积极推行定向培养,与西安科技大学联合定向培养27名优秀青年。选送20名班组长和生产骨干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进行为期半年的煤炭主体专业培训。学员采取工学结合、分阶段完成学业,分批进行培训,有效推进企校联合培养工程。2011年技工学校获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先进的单位。

七、抓资金投入,推进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保证培训鉴定质量,本着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原则,集团公司即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也确保了教育培训经费到位,除每年按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的1.5%拨入职工教育账户,还根据实际需要,每年都在设备投入、高层培训、改善办学条件追加大笔费用。近三年实际投入和使用教育经费2708.79万元,新建实训车间9000多平米,增加设备500多台套。完善了职工实训基地,添置了资料和设备,为开展职工培训鉴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技工学校有车间3000多平米,有电工实训装置、氩弧焊机、数控车床等设备400多台(件)。培训处购置了现代化矿井综合模型、现代化矿井通风系统与安全实验装置、瓦斯抽放系统演示装置及电脑、投影仪、录放像机等多种教学设备。为广大员工及时学习和掌握煤炭安全生产的新知识、新理论、新工艺提供了便利条件。

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和力量源泉,我们靖煤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与耕耘,虽然在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和先进单位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井下环境艰苦、生产条件差,职工素质参差不齐、实训设备不完备、培训难度较大等问题。

我们将不遗余力的创新技能人才机制,拓宽技能人才成长渠道,提供技能人才成长平台,开创技能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公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能人才保障。